老師,我發現孩子背課文背單詞,都記得很慢,我很是干著急還沒辦法,怎么辦呢?忘性大、記不住,背書背到你想吐。提筆就忘直發懵,做題看書賊無助。這似乎是很多人都有的感受。我們都想有好的記憶力,那什么是好的記憶力呢?記憶力好壞的衡量標準有四個:記憶的廣度、速度、持久度和準確度,只有記得又多又快又準確長久才能叫做好的記憶力。記得慢,只是衡量記憶力好壞的一個側面而已。而且記憶的速度除了受記憶能力影響,還跟專注度有關。往往注意力越集中,就記的越快。所以背的慢,并不完全是記憶能力的問題,也不要因為記得慢就失去信心,自我懷疑。我們說到記憶力,就不得不了解一下記憶的分類:科學家通過對大腦的研究,根據遺忘由快到慢的時間點,把記憶分為三類:即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即時記憶:又被稱為瞬間記憶,大多數時間,80%以上的人都不會特別注意它,但是這種記憶方式又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比如電話號碼,通常我們電話號碼都存在手機里,我們存一個新電話的時候,對這個電話號碼的記憶僅維持到編輯通訊錄結束,保存之后就忘記了。還有,在生活中,我們走在馬路上,看到建筑物、風景、車流,聽到各種聲音,這些都是以即時記憶的形式進入我們大腦之中的。只要不是對自己特別有利的,或者特別引人注目的特殊事件,我們都會很快遺忘,因為我們的大腦沒有把這些信息進行有意識的加工,我們把這種遺忘叫做正常遺忘。短時記憶:短期記憶是邁向長期記憶的一個中轉站。短期記憶把我們要記憶的內容有意識地進行加工后存儲,并為長期記憶作好了準備。如果要把即時記憶的內容進行長期記憶的話,也必須經過短期記憶才能完成。我們每個人都有短時記憶的經歷。最典型的莫過于每期末考試前5~10天,幾乎每個同學都會抱起書本把內容突擊記憶一遍,以期待在考試的時候有個好的發揮。一旦考試完畢,這些記住的內容又幾乎從腦袋里面消失不見了。為什么呢?因為短時記憶的容量有限,沒有真正地鞏固到我們的大腦,只是把印象加深了一些而已。通常這樣的記憶能保持5~10天就已經很不錯了。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信息容量非常大,因為是長時記憶,故所記憶的資料都能在這里有效地得以長期的保存。但長時記憶并不等于長期記憶,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最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記憶材料的提取上,長時記憶由于采用了記憶方法和思維能力的組合,大腦對長時記憶的處理和提取速度非常快,常常給人一種記憶猶新的輕松感覺。要形成長時記憶,就必須把即時記憶通過短時記憶轉化成長時記憶。那么,今天呢,就為大家簡要介紹幾種有效的記憶手段。1、思維導圖記憶從科學的角度而言,人腦的神經結構是樹狀的,以細胞體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樹突。而思維導圖的結構也是如此,以一個點為中心,向四周不斷延伸出互斥的分類。思維導圖的本質邏輯是分類,不斷拆解分析建立新的子集過程也像大腦的記憶過程一樣,這樣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我們記住與東西,因此思維導圖作為一個結構性工具在記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常言說“一圖抵過千言萬語”就是這個道理。2、圖形與空間記憶我們對于圖形與空間的記憶有著天生的敏感。 因此將需要記住的東西以圖形與空間位置的形式儲存在腦海中則是一個很討巧的辦法。有些公式、原理或者段落過于復雜,不容易記憶,在這個時候做成圖表的形式,會更容易也會更牢固的記住。3、聯想記憶我們的大腦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聯想。當我們能把一個需要記憶的事物盡可能多地賦予意義時,我們對這個事物的記憶也會隨之變得牢不可破。什么叫做聯想?答案就是:有關系找關系,沒有關系,強迫建立關系。建立聯系的三個要點就是:聯結、轉接、跳躍。? 什么是聯結?香蕉和梨子就叫聯結,是同類方向進行建立聯系。? 什么是轉接?香蕉和水果刀就叫轉接,是不在一個層面上的縱向邏輯思維聯結。? 什么叫跳躍?香蕉和游泳就叫跳躍,這是一種發散的聯結,打破常規,任意地發散,只要你自己認為能建立聯系就可以了。4、遺忘與反復——克服遺忘的關鍵在記憶的過程中,有一個魔咒一直會困擾著我們,這個魔咒就是遺忘。所謂遺忘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的內容慢慢地變得淡薄了,最后一直淡薄到無論怎么樣提示或者暗示都想不起,因為它已經消失不見了,這就是遺忘。為了讓所記憶的資料長久地保持在我們的智力倉庫里面,我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克服遺忘,將遺忘最小化。在這里,不得不談談艾賓浩斯這個人。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是通過實驗方法研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現在全世界公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就是他發現并發表出來的。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的規律是不均衡的,遵循著對數曲線的變化規律,由快到慢,最后逐漸減慢。當然艾賓浩斯還同時提出,經由某些因素可以影響遺忘,比如采用一些記憶法,或者說是學習方法。經過長期的研究,他還發現了最大化記憶的最好方法就是定期復習,直到他說的“過度學習”的時候為止。那怎么樣復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介紹給大家幾個復習時候的關鍵要點。1)不翻書復習。這要求我們在復習的時候不能翻書,直接在大腦里把要復習的資料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如果中途有遺忘,不要管它,繼續往下復習,直到把整個資料復習完,再回想剛才遺忘的部分,有可能就很輕松想起遺忘的是什么內容了。如果這次還是回憶不起來,不要著急,放輕松,深呼吸一下,翻開書,重新記憶一下剛才遺漏的內容,和前后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記憶,這是保持記憶的最好方法。2)找到自己最佳的復習時間。根據人的生物鐘來看,最佳的黃金復習時間是睡覺前及睡覺醒后1小時,這個時候的大腦是一天中頭腦最清楚、雜念也最少的時候,把這兩段黃金時間用在復習上,就猶如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這種睡前醒后復習法是有科學依據的,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們學習的知識會受到以前記憶的內容的影響,也會受到以后學習內容的干擾。一天之中,中午復習效果最差,晚上和早上較好。因為早上復習,會較少受以前學過的內容的影響,而晚上復習則可在較長一段時間不受以后學習內容的干擾,更便于學習后的資料在大腦中存儲。3)復習時運用恰當的時間間隔。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記憶后20分鐘不復習的話就遺忘了41.8%,8~9個小時就遺忘了64.2%,直至一個月后遺忘了78.9%,也就是雖然你花了很長的時間和精力,由于沒有有效地運用復習的時間間隔,最后變得一點兒效率都沒有。為了形成長期的記憶,有一種非常有效的間隔復習方法叫“3-5-1-3-5-1六步復習時間法”。具體的運用是,當我們對資料形成有效的記憶后,在3小時之內必須翻書復習一遍,5小時之內再復習一遍,10小時之內再復習一遍,3天之內再復習一遍,5天之內再復習一遍,10天之內再復習最后一遍,經過這6次復習后,長時的記憶就沒有問題了,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你已經形成了長期記憶。所以,提高記憶力,歸根結底就在于順應大腦的運行規律,找到正確方法,合理使用工具,然后進行有針對性地刻意練習。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在育兒和成長的過程中你有什么困惑,可以在文后留言給我們。我們會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答疑。下周見!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哪些主要朝代?各有多少年?/ / /  從有記載的夏朝開始,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 /  夏朝的起訖年代沒有可靠的記載,無法知道它確實的年代。根據有關資料來推算夏朝的世系,知道它傳了十七個王,大約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100年前后到公元前1760年前后,一共存在約400多年。/ / /  商朝的起訖年代現在也沒有搞清楚,只知道它傳了三十一個王,大約年代是公元前1760年到公元前1120年前后,一共存在約600多年。/ / /  周朝分為好幾個階段。開始一段叫西周,從公元前1120年前后起,到公元前771年止,存在約350年。接著是東周,從公元前770年起,到公元前249年止,連頭帶尾共存在522年。以東周的第一個國王平王遷都洛邑開始,到威烈王23年止,諸侯稱霸,稱為春秋時代,長360多年。從威烈王23年起,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止,七國稱雄,稱為戰國時代,長180多年。/ / /  秦朝從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起,到公元前207年滅亡止,只傳了二代,連頭帶尾共15年。/ / /  漢朝前期稱為西漢,從公元前206年起(劉邦做皇帝是在公元前202年,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為楚漢相爭期)到公元8年止,共214年。公元8年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公元23年“新”滅亡。淮陽王劉玄在位三年。漢朝的后期稱東漢,從公元25年起,到220年止,共196年。/ / /  東漢以后,西晉統一以前,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分裂局面。魏、蜀、吳三國鼎立,歷史上稱為三國時代。三國時代自曹丕稱帝起,到280年東吳滅亡止,共計61年。/ / /  晉朝也分為西晉、東晉兩個階段。西晉從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起,到316年止,共52年。東晉從317年到420年,長104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 /  隋朝從589年統一中國起,到618年止,長30年。/ / / / /  唐朝從618年起,到907年止,共290年。/ / /  唐朝以后,我國歷史上又出現了分裂局面,這個時期稱為五代十國時期。從907年唐滅亡算起到979年宋統一中國止,五代十國時期共73年。/ / /  宋朝也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成為北宋,從960年到1127年,共168年。后一階段南宋,1127一1279年,共153年。/ / /  元朝從1279年滅南宋起,到1368年,全長90年。/ / /  明朝從1368年起,到1644年止,全長277年。/ / / /  清朝從1644年滿軍入關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時被推翻止,全長268年。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藏方 愈咳散秘方【愈咳散】麻黃、陳皮、生甘草各6克,杏仁、白前、枇杷葉、黃芩各9克,每天一劑,水煎兩次分2服。發散風寒、止咳化痰。專治感冒、急性氣管炎引起的咳嗽,療效很好,一般服一劑藥當天咳嗽明顯好轉,三劑而愈。外感風寒,風寒束表,影響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肺氣不能肅降則發為咳嗽。方中麻黃發散風寒,同時又可以宣發肺氣,杏仁、白前、枇杷葉肅降肺氣,一宣三降,降大于升,則肺氣可降,而咳自能安。又用黃芩清風寒導致的郁熱,用陳皮化痰。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恢復正常,安有不愈哉?愈咳散是家傳數百年的秘驗方,療效很好。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fz80cz19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